中新经纬9月5日电 题:服务消费升级催生开放新动力金牛王
作者 赵伟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
日前,国务院进行第十五次专题学习时提出“要推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”“要以服务进口带动本土服务业发展”。服务业开放在当前经济政策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凸显。为何我们要关注服务业开放,后续开放或将集中在哪些行业?
在主要经济体发展过程中金牛王,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重通常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同步上升。全球经验显示,人均GDP在1万-3万美元、城镇化率达到70%时,居民消费需求由商品向服务转变。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,商品消费的弹性空间变小、服务消费的空间打开,通常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每年提升约0.6个百分点。在此阶段,城镇化进程加快,而服务消费场景更多集中于城市,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服务需求。
服务贸易与消费结构升级具有类似的规律,这一规律在我国同样显现。2024年,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.1%,虽较历史趋势线仍有差距,但显示巨大增长潜力,亟待通过开放注入新动力。
我国服务业开放经历三个阶段。2001-2012年是我国服务业开放的政策探索期,该阶段我国以履行世界贸易组织(WTO)承诺为核心,稳步拓展重点领域外资准入。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2010年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、现代服务等产业。
2013-2020年,我国通过设立自贸试验区与区域试点、以负面清单方式扩大开放,服务业开放步入制度创新期。2013年,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,并出台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。2017年全国首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金牛王,显著提高了重点行业的市场准入便利化。
2021年,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进入全面深化阶段,强调“制度型开放”和“高水平开放”双重推进,聚焦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深入对接。2021年我国首次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扩围,至2025年,进一步扩容至20个城市。同时,我国积极加快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,正式申请加入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。2022-2024年,计算机编程和信息服务、仓储业、电影及视频电视节目等领域开放力度增强。
当前,政府对“对外开放”重视度日益提升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统一大市场基本要求从“五统一、一破除”改为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,核心变动除侧重地方政府外,也更加关注对外开放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4年1至7月,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7%。服务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关于后续服务业开放的方向,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“在产权保护、产业补贴、环境标准、劳动保护、政府采购、电子商务、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相通相容,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”“创新提升服务贸易,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,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,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”。
进一步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,或需比照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服务业开放规则扩大我国开放领域。2025年6月19日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,中方为加入协定作好了充分准备。有学者对RCEP(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)和CPTPP(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)研究指出:一般规则标准上,RCEP表述宽泛、要求较低,而CPTPP以“禁止”等严格表述为主,且适用更具普适性,在金融、电信等领域标准更高更细。
数字贸易方面,我国正加入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DEPA)的谈判。后续我国数据开放要求或以DEPA协议为重要参考。此外,在《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》中,将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列为首位,将医疗康养领域对外开放列为第二位,金融领域国际合作列为第三位。
服务业开放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,也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要举措。通过重点领域的有序开放,将促进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(中新经纬APP)
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责任编辑:张宁金牛王